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了一年多,西方世界对乌军援的力度节节攀升,大有“永远支持乌克兰”的意味。然而,当这场仗已经无限趋于惨烈且痛苦的消耗战状态时,最先萌生退意的并非是以一己之力抗衡几十个西方国家的俄罗斯,而是欧洲的诸多国家……
惨烈的俄乌冲突
(资料图)
简直是“说停就停,说不就不”,近期德国官方突然声称,不会再从军队库存中调拨装备用于援乌,理由是德国国防军自己都不够用了。为了对乌提供军援,德国军火库消耗不少,据悉要到2030年才能恢复到援乌前的装备库存量。要知道,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,亦是北约军事和经济强国之一,连这个国家都开始“喊穷”,就更别提除美国外的其他西方国家了。
马克龙暗示泽连斯基启动和谈
不仅如此,捷克总统近日也表示,该国无力继续援助乌克兰。“虽然捷克有意对乌提供防空系统和弹药,但其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生产这些产品”,这番外交辞令可谓是说得颇为巧妙。而在刚刚结束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通话中,马克龙也多次向后者暗示了“启动和平谈判”的重要性。
多国对乌提供军援
如果说捷克方面的表态还算是无足轻重,那身为欧盟两大领头羊的德国和法国的态度,恐怕就是乌克兰和泽连斯基政府不得不正视的大问题了。这两个在西方世界中地位举足轻重的国家,均在对乌军援一事上萌生退意,很难不对其他西方国家带来某些影响,乃至掀起一股“终止援乌”的浪潮。说白了就是,乌克兰恐怕离被抛弃不远了,泽连斯基政府的利用价值也快到头了。
俄罗斯的韧性很大
究其原因,很重要的一点或在于不少欧洲国家对“效费比”做出了新的评估,即在对乌援助上的支出与对俄罗斯的削弱效果之比。俄乌冲突打了一年多,基辅方面索要各类援助的胃口越来越大,而俄罗斯虽经受着美国等西方国家“从头到脚”的制裁和围堵,但普京政府的应对手段颇为有小,“战斗民族”不仅未被拖垮,反而表现出了不俗的军事和经济韧劲,大有“俄罗斯能陪你们耗下去,看谁耗得过谁”的样子。在这种情况下,任何援乌的国家必然都要计算一下支出与收益之比,算算是不是还值得。
美国向盟友高价出售液化天然气
不仅如此,恐怕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已经无法再忍耐被美国所左右了。在美国大力宣传的所谓“政治正确”舆论下,诸多欧洲国家被迫走上了对俄切割的道路,尤其是随着“北溪”管道的爆炸,它们只能放弃来自俄罗斯的廉价且充足的能源供应,而美国则成了欧洲多国的新供应方,但美利坚却趁机割盟友的“韭菜”,以高昂的价格向欧洲出售能源。
美国借机削弱欧洲
更麻烦的是,受能源短缺和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,欧洲多国的正常生产活动难以展开,只能选择将金融资产和工业资产对外转移,这加剧了它们的国内就业困境,更让国家面临“产业空心化”的风险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美国不仅是在借俄乌冲突消耗俄罗斯,更是在趁机削弱欧洲,这怎能不被欧洲国家所不满呢?
乌克兰和泽连斯基恐将被抛弃
德法两国的举动恐怕只是个开始,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的欧洲国家加入进来,而乌克兰则可能被逐步抛弃,泽连斯基政府的命运也愈发不乐观了。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俄乌冲突,或许离结束不再远了。
关键词: